发改委谈基建高效实用:不但“长安”能吃到新鲜荔枝,拉萨乌市也不在话下
近年来,我国基础设施建设快速发展。如何看待基建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?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,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春临介绍,“十四五”时期中国基建不断跑出向新力和加速度,撑起了中国速度、中国质量,也托起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、幸福生活的新期盼。
“我们都是亲历者,我想引用4句网友留言。”李春临表示,第一句话,“路网织密比刺绣,绣出千里江山图”,讲的是基础设施网络更加系统完备。第二句话,“当日达让新鲜不过夜,村村通让山乡若比邻”,讲的是基础设施体系更加高效实用。第三句话,“技术增活力,绿色添动力”,讲的是基础设施体系更加智能绿色。第四句话,“国之重器扛得住地动山摇、经得起百年风雨”,讲的是基础设施体系更加安全可靠。
李春临举例介绍,物畅其流带动全社会降本增效。2024年全社会物流成本节约超过4000亿元,今年有望再节约3000亿元左右。冷链物流体系也更加健全完善,不但“长安”能吃到新鲜的荔枝,拉萨、乌鲁木齐也不在话下。另一方面,人享其行的现代生活更加触手可及。旅客联程联运更加快捷顺畅,出门旅游抬腿就走、转眼就到,早上还在广州喝早茶,晚上就到“尔滨”看冰雕。
他还举例,近年建成的白鹤滩水电站、深中通道等,设计寿命都长达百年以上;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“华龙一号”核电机组采用国际最高安全标准,扛得住17级台风、9级地震。2024年全国水库通过拦蓄洪水,减少淹没耕地1600多万亩、避免转移人口1100多万人次。
“同时,我国已建成44条特高压输电通道,另有4条正在建设,电网不仅规模大、覆盖广,而且坚强可靠,‘十四五’以来我国没有发生过重大电力安全事故。”李春临表示,在上周五,也就是7月4日,全国用电负荷创了14.65亿千瓦的历史新高,发电量也创了历史新高,达到329亿千瓦时。在本周一全国用电负荷又迭创新高,达到14.67亿千瓦。
“中国基建之所以跨越前行,是因为我们始终坚守服务发展、改善民生的初心,攻坚克难、愚公移山的决心。”李春临表示,下一步,将坚持适度超前、不能过度超前的原则,持续固根基、扬优势、补短板、强弱项,推进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不断迈上新台阶。
南方+记者 赵晓娜
剪辑:陈文焕
配资之家论坛主要有配资炒股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